close
【省會觀察】成都:成長之都

清洗抽油煙機公司推薦 半月談記者 惠小勇 叢峰 謝佼 許茹 李倩薇 李力可



青藏高原臂膀東延的盡頭,岷江滋潤的沃野中央。成都,一座2500多年未曾更改過名字的城市,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在新的時代依然與時俱進、拔節生長。

古往今來,多少知名城市隨著歷史變遷而沉寂。然而,成都自燦爛輝煌的古蜀文明起,歷經秦漢“列備五都”、隋唐“揚一益二”的鼎盛繁華,直至今天成為對標世界、領跑西部、“最具幸福感”的國傢中心城市。雖屢經戰亂與災害,卻從未黯然失色,反而愈加奮發昂揚。

成都,永葆活力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基因?除瞭人們津津樂道的閑適與慢生活,流淌在這座城市血液裡的文脈,其實是包容友善、樂觀堅韌,是創新迭出、開放共享。

穿越歷史氤氳、走過大街小巷,我們試圖解讀這座城市的“成長密碼”。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周孟琪-攝

上善若水的包容,讓城市充滿瞭無限的成長可能

“嗞……嗞……嗞……”,紅油翻滾,海椒浮沉。一大桌人圍坐在一起,夾起毛肚或鵝腸,在沸騰的火鍋中“洗刷刷”。幾乎所有人,提起“成都”,首先想到的就是這熱氣騰騰“可以涮進一切”的火鍋。

成都,也如火鍋一般,包容萬象,麻辣鮮香。包容,是這座城市最主要的精神氣質之一。

即使作為火鍋與川菜之“魂”的辣椒,原本也是一種“舶來品”。傳到巴蜀之地後,與花椒一起,成為當地百姓的最愛。一番包容吸納、精研細酌之後,終成“美食霸主”。

就像各類食材都能在成都的火鍋裡相得益彰一樣,東西南北來到成都的人們,最“巴適”的感覺就是這座城市的包容友善。成都人不排外、不欺生,大傢都能在這裡找到回傢的感覺,找到成長的舞臺。

以史為鏡,成都的包容,讓它與一些歷史名人間產生瞭偉大的互動。世人皆知是都江堰造就瞭“天府之國”,而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李冰,卻是當時的“秦人”;治蜀興川的諸葛亮也是“外來戶”,卻為今天的成都留下瞭一個聞名遐邇的人文景點;李白、杜甫、陸遊……這些古時的“蓉漂”詩人,客居成都期間均寫下大量傳世佳作,甚至攀上創作高峰。

成都的包容,在今天城市激烈競爭時代也成為城市發展積蓄人才的“引力波”。

11月7日,著名創新企業錘子科技,在成都舉行瞭一場盛大的新品發佈會。引人註目的不僅是新品發佈,還有創始人、CEO羅永浩宣佈錘子科技整體“搬傢”到成都的新聞。

“應屆畢業生選擇就業城市魅力排行榜,成都第一。來成都,年輕人都很高興。”羅永浩說,“我全傢都搬過來瞭。公司一些猶豫的人,來成都逛瞭一圈,也決定要來瞭。”

為什麼年輕人高興呢?因為這座城市對年輕人包容得甚至有點“偏愛”。今年7月,成都市宣佈瞭“人才新政12條”:本科大學生可直接落戶、找工作7天免費入住人才公寓、5年內配建35萬套人才住房、對外籍人才推出“實習簽證”“創業簽證”……據成都市就業局統計,新政實施僅2個月,就有超過7萬人的各類人才來到成都。

無論內生還是外來,本土還是異域,從飽受水患中學會興修水利的古城成都,以博大的胸懷、上善若水般地包容,兼收並蘊,為我所用,培育著獨具特色的天府文化。

比如川劇。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教授說,川戲雖創於四川,卻博取瞭昆曲、秦腔、花鼓戲等眾多地方戲的長處,雅俗共賞、莊諧並舉。

即使在市井街巷,也處處可見文化包容的產物。錦江河邊有一條美食街——“香香巷”。巷子全長不過60多米,卻大大小小地開瞭16傢店鋪,茶館、酒吧、川菜、火鍋、烤肉、西餐、泰餐、甜品……全球美食,盡在一個袖珍小巷。

成都對外來文化的包容,既成就瞭建城史上的種種輝煌,也逐漸沉淀出動靜皆宜、快慢兼容、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新格局。

在成都最繁華的百年商業老街春熙路不遠處,矗立著一座千年古剎——大慈寺。史載,唐玄奘就在這裡受戒。而大慈寺院門咫尺之外,就是各類餐廳名店、咖啡水吧匯聚的“太古裡商業區”。

一邊是佛語禪音,一邊是世俗時尚。然而,來這裡的人們,卻都覺得毫無違和之感,反覺兩種文化相融,更具吸引力。

包容,還體現在今天城市建設和管理者在公共服務方面以人為本的孜孜追求。較低的生活成本,相對物美價廉的物價,快捷方便的基礎設施,優美宜人的生態環境……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成都樂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申波說,成都創業的“試錯”成本較低,創業團隊來自物質方面的壓力小瞭,能更好地專註產品。該公司的軟件“咕咚運動”已成為全國最大運動社交平臺。

2015年,四川藍光英諾發佈瞭全球首臺3D生物血管打印機。公司首席科學傢康裕建說:“生物醫藥是個周期很長的行業,需要能靜下心來的人才,而成都提供瞭這樣一種環境。”

包容,就能匯聚眾方。成都的汽車制造業從無到有,如今一汽、東風、吉利/沃爾沃等接踵而來,匯聚成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遊戲也是從無到有,形成瞭手遊創客匯聚之地,並誕生瞭世界最火手遊——王者榮耀。一位軟件工程師感嘆:“現在,大傢不是已經在成都創業,就在回來創業的路上。”

成都自古以來有“吃講茶”之說,指的是舊時發生爭執的雙方,一起到茶館裡請公眾評判是非,虧理者端茶認錯。如今,很多成都茶館將傳統文化“吃講茶”拓展,開辟議事茶廳,在“吃講茶”“擺龍門陣”裡協商議事、和諧共治。成都市因勢利導,在全國率先成立瞭社區治理委員會,在社區普遍建立黨群服務中心,為人與城市和諧共生提供豐厚滋養、文化沃土和創造源泉。

從歷史到現在,包容,讓成都這座雖從未更名、卻不斷變化的城市,向著各種可能蓬勃成長,在不同歷史時期創造出不同的驚喜。



吃茶,吃講茶,是成都市獨特的人文景觀--新華社記者-薛玉斌-攝

骨子裡的樂觀,使城市充滿生生不息的成長活力

位於城市中心的成都博物館,陳列著一尊東漢陶俑,因誇張笑意而讓人印象深刻。

它頭紮佈巾,立於石墩之上,上身赤裸,單腳躍起,左臂環抱小鼓,右掌似在揮舞鼓槌,滿臉堆笑,咧著大嘴,一腦門皺紋,身體的每一個毛孔似乎都在笑。

利用出差間隙來到博物館的北京創業者周劼人說,“這個陶俑真是像極瞭成都人!成都人總是那麼樂觀豁達,總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蜀地自古多戰亂、頻災難,而災難恰恰激發出成都人性格深處的彈性,愈挫越勇,愈悲壯,愈樂觀。據統計,近百年來,四川發生5級以上地震多達234次,成都多有所波及,其中尤以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影響最大、破壞性最強。然而,面對災難,樂觀的成都人且行且進,經濟不降反增,情感不淡反濃。

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6年,地處西部的成都市,經濟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勢頭,GDP先後超越寧波、青島、杭州、武漢等城市,去年更是以超過12170億的成績位列副省級城市第3位,9年前進瞭4個位次。

縱觀歷史,樂觀的成都人在災難中輾轉歷練,造就瞭獨特的治世哲學——審時度勢,因勢利導。自古飽受水災之患的成都人,歷經大禹、鱉靈、李冰治水之後,在不斷地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形成瞭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並最終締造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樂觀培育瞭成都人獨特的生活方式,愛美食、愛泡茶館、愛逛古鎮……統計顯示,目前成都擁有3萬多傢茶鋪或茶樓,2016年共“吃”掉瞭698.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長期居於全國城市前列。

成都人愛休閑,但他們也在為生活、為工作而奔忙,隻是善於找尋其中的平衡點。四川著名本土文化藝人李伯清說,確實成都人愛休閑,但成都人的“休閑”不是懶惰和不思上進,而是“勞”後“休”,“忙”後“閑”。

同一天裡,成都會產生不同的場景:向南,沿城市中軸線,高新區、天府新區裡,各類軟件園、開發區、寫字樓、企業總部裡,人們忙忙碌碌、爭分奪秒,甚至床鋪就架在辦公室裡;向西,中國“農傢樂”的發源地,郫都區農科村裡,竹椅搖搖,綠樹成蔭,蓋碗茶擺起,閑適安逸;向北,從成都青白江始發的中歐班列,載著平板電腦、汽車和水果、牛肉等,呼嘯地往來於中國與波蘭、德國、俄羅斯之間;向東,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像城市呼吸的“綠肺”,兩邊點綴著無數青磚白墻紅窗欞的川西民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不存在”“巴適得板”……成都人的幽默舉重若輕,以俏皮的方式,調侃生活的酸甜苦辣,發現生活的美好,就連方言的聲調,也在尾音上揚中體現著骨子裡的樂觀與豁達。

成都人的樂觀,藏於街巷之中,隱於生活細微之處,每一處都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過去,也看得到未來。

現代詩人馮至在《杜甫傳》裡說道:“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瞭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瞭成都的草堂。”從他描寫成都那天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座城市的人;這座城市的樂觀,也感染瞭這位避亂而來的詩聖。

有一個杜甫在成都的趣事——杜甫建草堂的時候,傢中沒有碗可用,聽說大邑出瓷器,就給大邑的朋友寫瞭一首詩“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傢白碗勝霜雪,急送毛齋也可憐。”收到信的人趕緊說“杜先生要傢俱,趕緊送來。”

從“春夜喜雨”到“江畔獨步尋花”,杜甫在成都的三年零九個月創作瞭240多首詩篇,其中不少意境明快、自然天成,與他此前輾轉流寓時期“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形成鮮明的反差——成都人以善良和熱情慰藉瞭詩人漂泊的心靈。

成都人的樂觀與堅毅,成就瞭當下成都蓬勃發展的活力。在寬窄巷子裡有一爿臨簷泥塑店,店傢把自己的塑像擺設在一列名人之間。當遊客通過帶笑的眼尾紋、輕挽的長發辨認出眼前的主人公時,他笑得更加開心。

一爿小店,在寬窄巷子、在錦裡,往往就是一傢人的生計,樂觀的成都人體現出極強的謀生就業能力。這座擁有著超過20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很多人都是自主創業、自謀生計的人,從65米長的香香巷到延伸百公裡的天府中軸大道,從菁蓉小鎮到天府軟件園,從掏耳朵的手藝人到開發軟件、編寫代碼的程序員,興旺的何止360行。

成都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遊永志介紹說,在成都800多萬就業人口中,近半數的人在從事第三產業,其中超過100萬人屬於靈活就業,比如:開網店、開滴滴、鐘點工、做燒烤、擺攤攤……

成都尤其成瞭共享經濟的“幸福裡”。在許多城市被限制、被質疑的共享單車,在成都的擁有量卻超過80餘萬輛,騎行指數全國第一。“滴滴”註冊司機也超過40萬人。

遊永志認為,共享經濟在成都廣受歡迎,說明“共享文化”正好接軌瞭成都的城市文化認同。共享經濟創造的靈活就業模式,正是天性樂觀、追求自由、喜歡勞逸結合的成都人的“最愛”。

“敢為天下先”,創新是城市成長的不竭動力

成都人周海濤又在忙著找辦公室瞭。作為“果小美”公司高級副總裁,3個月裡他搬瞭3次辦公室。這傢主打“無人零售”的創新公司,在成立以來的141天裡以“核聚變”的速度增長著。剛成立時幾個核心員工,第二個月變成幾十個,第三個月幾百個,第四個月後達到數千人。

創新,既是當下成都最熱的詞匯之一,也是貫穿成都數千年發展史的一個重要詞匯。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提花織機,出土於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代表瞭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水平;成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地區之一,還是秦漢時世界漆器制造中心和世界最早雕版印刷術起源之一;人類的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在宋代的成都……

即使到瞭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成都依然以“敢為天下先”的姿態領時代潮流:新中國第一支股票“蜀都大廈”誕生在成都;第一個股票場外交易市場“紅廟子”在成都;成都還是最早的農村改革發源地之一;與重慶一起獲批全國統籌城鄉改革試驗區;是國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重點區域……

成都的創新創造精神,從未脫離過傳統文化的根基。在快與慢、舊與新的辯證法中,成都既守住瞭川戲、蜀繡、蓋碗茶,又能“慢工出細活”,以工匠精神設計和制造殲—20、C919、高鐵……

成都創新的能力,不僅在產品,更在於對人的解放和激發,對體制機制的革新。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黃楠教授,研究瞭一輩子的“血管支架”。經費緊張時,他要靠抽自己的血來當實驗品。可當“第一代可降解血管支架技術”出來時,卻沒有一傢企業願意投資。

然而到瞭2016年,第二代血管支架技術還在試驗階段,主動上門要求轉化的企業已蜂擁而至。

前後冰火兩重天,為什麼?“當年所有權模糊,企業擔心投資打水漂,所以不敢投資。現在通過改革,明晰瞭所有權,鎖定瞭收益,企業有瞭‘定心丸’,自然願意投資。”成都市科技局局長盧鐵城解釋說。

這項始於西南交通大學的“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被稱為科技界的“小崗村”試驗。科研人員職務發明可以和學校一起按比例確權並享受收益。改革前,西南交大3年時間僅轉化專利7項;改革後,僅一年多時間,就已完成170多項專利的分割確權。

成都市又順勢推出瞭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新十條”,為制度創新再加一把火。目前,這項改革已被在蓉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廣泛接受並應用。

今年9月,積極尋找城市發展“新引擎”的成都市,專門成立瞭“新經濟發展委員會”,目標是2022年新經濟產值達5000億元以上。

成都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和未來。據統計,即使是目前,成都市的新經濟總量指數、發展指數、競爭力,已在全國排名第四、第六和第七位,大數據、雲計算、數字金融等新經濟代表行業在全國城市位居前列。

當然制約也存在。由於歷史的原因,成都的創新結構像一個“啞鈴”:一方面,擁有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擁有富士康、京東方、中國中車等頂尖制造業企業。一旦打通兩者之間狹窄的通道,巨大的創新產能瞬間就會迸發出來。

在成都正南方向,一片曾經的田野上,一個環繞湖水的“科學城”正在拔地而起。一批未來可能成為“獨角獸”的創新企業,正在不同的平臺上孕育著。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是清華大學西部第一個產學研創投綜合平臺。其“易充無線”或將改變電動汽車充電方式。僅半年時間,該項目就已完成4輪融資,市值近7億元。

——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全國空中三千多架民用飛機即時數據一覽無餘;量子傳感實現極限物理的精密測量;專業矢量無人機可應對森林峽谷等惡劣環境……

——亞信安全大樓,人們仿佛走進科幻大片,數十臺電腦屏上不分晝夜地上演著網絡安全攻防戰。去年僅為一個省提供的服務,就破獲網絡欺詐3465起,挽回損失上百億元。



成都龍泉湖-唐健-攝

盆地自古多開放,內陸腹地折射絲路今昔

黨的十九大之後,成都市重新編制瞭城市總體規劃,以“世界眼光”定位未來城市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至2022年,全面建成區域中心城市;2035年,全面建成國傢中心城市;2050年,邁入世界城市行列。

雄心鎖定“世界城市”,很多人會心一笑之後,或許認為這不過是一個內陸城市的條件反射。然而,仔細研究成都城市發展史,你會發現,走向世界一直以來都是這個盆地城市的深深印記。考古專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毅介紹說,新疆和田地區出土的漢代織錦和蜀錦織機,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大量有關蜀錦、蜀繡、蜀杖等的文物文獻,都無可質疑地證明,漢唐時期成都因大量生產絲綢等精致貨品而成為北方絲綢之路的制造業和物流中心、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

時至今日,成都在開放之路上又煥發出新的風采。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下,通過發達的航空業和國際鐵路,無論身在世界何處,你都能發現成都的影子。

10月26日晚,一架滿載成都旅客的“功夫熊貓”客機,緩緩滑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航站樓,它的下一站是美國紐約。這條飛越北極圈直達美國東海岸的航線,是成都的第104條國際航線。

據統計,2016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4600萬人,一架架飛機密集起落,這座機場已然位列世界最繁忙機場第27位、國內第4位,甚至有航線已進入全球20大最繁忙航線排行榜。而正在修建、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的天府國際機場將使成都成為全國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

每天,從成都出發,出阿拉山口,沿著古絲綢之路直達歐洲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不斷把“四川造”和“成都造”運往歐洲,同時又將歐洲的各類商品運到中國。

自2013年開行以來,穩定、省時、高效的蓉歐快鐵已經成為瞭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標志之一。俄羅斯莫斯科、波蘭羅茲、德國紐倫堡、荷蘭蒂爾堡……一座座歐洲城市與成都通過蓉歐快鐵連在一起,今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已發出713列蓉歐快鐵,同時還可實現每周“去19回11”的雙向穩定運行,在全國中歐班列中保持領先。

“通過蓉歐快鐵進行跨國商品貿易,運輸時間僅為海運的三分抽油煙機專業清洗之一,運輸成本僅為空運的四分之一。”成都國際鐵路港投促中心中級主管王桂飛說。

從事平行汽車進口業務的周俊波告訴記者:“過去西南地區進口汽車需要從天津和上海海運進口,一等就是兩三個月。現在,蓉歐快鐵直接運輸到成都隻需要25天。”

開放的環境吸引瞭眾多國際企業、機構在成都設立辦事機構,經貿和文化交流成為成都對外交流的“雙引擎”。

據統計,目前成都市已有17傢駐蓉領事機構、34個國際友好餐廳抽油煙機清洗城市、281傢世界500強企業落戶、與228個國傢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

開放,歷來是成都與世界對話、與友人溝通的重要方式。據考證,生於蜀中的晚唐詩人李珣,其先祖便是隋朝來中國經商的波斯商人,他們將波斯草藥引入瞭中國,而李珣除瞭寫詩,更研究藥學,其所著的六卷《海藥本草》對《本草綱目》亦有影響。

雖然地處盆地,但成都的文化基因裡從來沒有“封閉”二字。巴蜀文化學專傢譚繼和教授認為,所謂“盆地意識”很大程度上是外人加於成都身上的印象。封閉與落後,不是成都的主流文化,隻是歷史上某個或幾個短暫的時期。

如今,更充分、更全面、更深度的開放,讓成都在向世界的學習中成長,也讓成都的成長對世界更有價值。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包容樂觀孕育創新開放。擁有歷史厚度、人文溫度和發展熱度的成都,與共築“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相同步,正大踏步地向著未來進發。



優美環保科技工程-靜電機安裝實例,靜電除油煙機安裝實例,靜電油煙處理機安裝實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mwwg224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